| 一、体型这事,重要但别神化我很少在文章里用“外胚型”这个词,原因是 —— 它被说得太玄乎了,反而把本质问题掩盖了。所谓外胚型,说白了就是“瘦、骨架小、代谢快、吃得多长得少”。这是一个身体的底层条件,你可以理解为自己玩游戏抽到了一个“敏捷型初始角色”,敏捷高、力量低、防御弱。但大多数人把体型当标签贴了就完,其实体型分类真正的作用,是用来选对策略。如果你是外胚型,你必须承认两件事: 1. 你本身的肌肉基础薄弱,视觉上撑不起衣服; 2. 你必须比别人吃得更多、练得更准、休得更稳。这一类人,靠“跟着练”是没出路的,必须单独设一套打法。 二、外胚型:看看是不是你这部分不是百度来的,是我在过程中总结下来的“外胚型特征”: • 身高 170~185 cm,体重常年不超过 65kg; • 胳膊腿细,但肚子可能有轻微脂肪(假瘦); • 每天都吃,但热量密度低、吸收差; • 一到训练,容易累、没力、没泵感; • 做了几个月训练,体重几乎不涨,肌肉线条变化不明显。最关键的,是这类人常常觉得“我已经很努力了”,但体重、围度、训练表现都没动静。这种挫败感极容易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没天赋。我的判断是:不是不长,是你用错了方法。 三、饮食:吃不胖,不代表你吃得对外胚型最致命的问题不在训练,而在吃。以下三点,是我以及我接触过的外胚型人群中最常见的错误: 1. 以为自己吃很多,实际上远远不够我给外胚型朋友做过多次“饮食回忆法”,你让他回忆一天吃了啥,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:早餐:一杯牛奶+两个鸡蛋 午饭:一碗米饭+一点肉+青菜 晚饭:馄饨一碗 加餐:可能有时候喝个蛋白粉 这种摄入,热量撑死 1500 kcal,距离增肌所需的热量( 一般是 2200~3000 kcal ),差得远。而且这些食物的热量密度普遍低,饱腹感强,导致更难吃够。 2. 怕胖不吃油,反而吃不下更多很多人一听“增肌”,马上戒糖、戒脂,结果反而吃不进去。因为碳水+蛋白吃多了腻,没脂肪参与,饱腹感太强。建议:适当加入坚果酱、橄榄油、全脂奶、芝麻酱等脂肪类高热量食物。这类食物体积小、热量密度高,能让你在不增加进食压力的前提下,吃到更高热量。 3. 高频加餐,而不是高容量加餐很多人模仿有些健身号推荐的“每天吃六顿”,但每顿量都很少。问题在于:频率高不等于热量高, 如果每顿只有 200 大卡,你吃十顿也不顶一顿外卖。建议做法: 保留三餐,加餐别只喝蛋白粉,可以这样: 训练前:酸奶+全麦面包+果仁 训练后:蛋白粉+香蕉+燕麦 睡觉前:牛奶+坚果+花生酱吐司 四、训练逻辑不是练爽,是练有效刺激我自己就是外胚体质,最早练的时候,犯过两个大错: • 用力过猛,一次练到力竭,但几天不敢碰铁; • 或者追求泵感,疯狂高次数小重量,练到没感觉。这两种方式,表面不同,本质一样——浪费训练刺激,无法累积总量。 1. 外胚型训练核心原则:累积张力 × 恢复效率你不是恢复力特别强的人,所以不适合每天练。而你也不是爆发力特别强的人,所以不适合一味上重量。你最需要的是: • 动作标准:刺激到目标肌群,不靠借力 • 训练量够:每个肌群一周累计 10~15 组 • 节奏掌控好:3~4 次训练/周,留出充分恢复 2. 我建议的训练排布周一:胸+三头 周三:背+二头 周五:腿+核心 周六:肩()每次训练控制在60~75分钟,动作选择优先复合动作,孤立动作当补充。3. 重点动作建议(每组8-12次 × 3-4组) • 胸:卧推 / 上斜哑铃推 / 俯卧撑(夹紧) • 背:引体向上 / 杠铃划船 / 坐姿拉 • 腿:深蹲 / 硬拉 / 保加利亚分腿蹲 • 肩:坐姿推肩 / 飞鸟 / 反向飞鸟提示:外胚型最容易忽视“腿”,但腿练不出来,体型永远撑不起来。 五、别盯着体重,盯围度很多瘦子增肌,最在意体重变化。其实体重在初期可能不涨、甚至下降,因为训练初期水分流失和肌糖原调节在起作用。我更建议你记录这三件事: 1. 身体围度每周测一次上臂围、大腿围、胸围,如果稳定增长,说明训练起效。 2. 训练表现看你的卧推、深蹲、划船重量是否逐步增长,这才是“肌肉进步”的真正反映。 3. 饮食是否一致连续两周,每天三餐+两加餐吃够了吗?热量摄入达标了吗?这比任何蛋白粉更关键。 六、瘦不是原罪,方向更重要外胚型体质想练出肌肉,确实不轻松。但我见过很多从瘦子变型男的例子,他们无一不是在吃、练、休这三个系统上下了“长期功夫”。你不能只练训练,要一起练饮食、练作息、练自律。也别急着追求“块头”,你要追求的是——比例、线条、质感和穿衣显型。这是瘦人的优势,只要练对了,会非常突出。别幻想速成,也别自我怀疑。方向选对,一年后你就不是现在的你。如果你需要以下這些,可以找我 • 增肌一周饮食模板; • 外胚型专属训练计划模板。 |
北京健身私教在线分享257 人气#健康
规范吃药就能活到预期寿命吗?58 人气#健康
9 个实例说明 | 使用 PrEP 后为何还会感染47 人气#健康
“人们在它面前哭泣”:美术馆展出英国「艾85 人气#健康